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赵伟强老师团队:精准教、综合评、主动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

2021-08-06

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创新举措。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所有热爱教学创新探索的老师们,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将逐一分享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20组获奖选手的教学创新案例,为教育创新者们带来更多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绍兴文理学院赵伟强老师团队的《精准教、综合评、主动管:以学生为中心的<模拟电子技术>课程混合式教学》。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

上课学生数:30-40人

课程性质:核心必修课

 

教学创新特色

赵伟强老师团队基于慕课+形成性评价+学习轨迹记录+大数据采集与分析,开展了“精准教、综合评、主动管”的线下线下混合式教学,通过大会报告+受邀讲座+优秀教学设计案例等推广,树立了混合式课程建设范例,为更多高校老师提供了学习与借鉴模板。

课程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满足了课堂教学高阶性、创新性与挑战度的要求,解决了混合式教学成果大面积推广与落地的问题。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分立元件/集成电路组成的放大电路等知识;用小信号等效电路和放大模型进行理论推导;掌握哪些因素影响放大电路和反馈电路主要性能;分析并解释工程实际中模拟电路的工作原理。

能力目标:训练学生分析与计算模拟放大电路负反馈电路能力;基于软件绘制电子电路并仿真分析的能力;设计电子电路并进行硬件焊接与调试技能;培养学生研究项目撰写、制作课件与汇报能力。

情感目标:让学生组建学习小组,培养合作学习与主动学习的精神;通过实践项目,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与创新思维;通过隐性思政,培养学生追求极致的工匠精神。

 

教师教学流程

赵伟强老师团队全面贯彻“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新工科专业特点,总结了“精准教、全面评、主动管”的教学方式,依据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法,提出“八式”教学举措,并实施了“进阶式项目、合作式学习、主动式答疑、轨迹式记录、奖励式互动、隐性式思政、闯关式考试和快测式点名”等引导与支持学习的手段。

 

1.合理安排学期教学计划 

课程团队将整学期教学安排如下:开课前进行摸底调查、前七周以教师讲解为主、第八~九周安排期中教学检查、第九周后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期末阶段复习备考和寒暑假集中组织补考辅导。

 

2.实施课程导读

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安排课程导读环节,介绍课程内容、教师信息、答疑时间地点、考试范围、慕课资源、授课计划、阶段测试/闯关考试等信息,布置团队合作项目,进行混合式教学和课程形成性评价,让学生知晓教学安排与考核要求,做到心中有数,认识课程学习重要性和学习难度,放弃考前突击侥幸心理。

 

3.采用混合式教学

①课前预习:设计课程学习任务清单,通过慕课平台公告,提前告诉学生课前观看哪些微课视频、完成在线测试/习题、预习指点知识等;

②课中探究:安排在线前测,导入知识问题,讲解重点难点,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汇报团队研究成果,教师课内小结并布置课后学习任务;

③课后巩固:学生完成线上线下作业、团队学习任务,并可以回看教学视频,在讨论区留言遇到的问题等。

 

4. 以学生为中心

①主动式答疑:阶段测试50分以下学生单独交流,实现个别精准+主动式答疑;

②闯关式考试:安排两次以上在线闯关考试,成绩80分以下学生进行二次闯关;

③轨迹式记录:实时采集学生阶段测试、作业等轨迹数据,预判学生学习状况;

④集中补考辅导:寒暑假期间学生提前返校集中免费安排补考辅导,补考通过率从20%以下提高到80%左右,效果显著。

 

5. 及时测评与反馈

①批改完线下纸质课后作业后,上传参考答案至慕课平台,老师在讨论区及时回复学生疑问;

②在线闯关考试,守住知识学习的底线;线下阶段测试,真实体现学习实效并暴露问题。

 

 

6. 积极落实“主动管”

“主动管”方式贯穿团队的整个教学流程,教师会在开课前进行摸底检查,在期中检查后落实集体座谈与个别交流,期末考前对学习成果进行主动验收同时对需要补考或者知识薄弱的学生安排集中辅导等。

 

 

学生的学习活动

本课程3.5学分,理论学时48,实验学时16。安排课前线上学习环节6%,课堂讲授50%,课堂纸质阶段测试6.25%,实验环节25%,在线测试/闯关考试6.25%,学生成果展示6.5%。

以“放大电路频率响应”为例,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活动包括知识导入、在线测试、理论推导、举例示范、生讲生评、点评总结等环节。

 

课程考核方式

采用课程形成性评价,线下平时成绩15%、线上学习成绩25%、实验成绩10%和考试成绩50%。
线上成绩组成:观看视频等线上学习5%;在线测试/作业、闯关考试与期末线上考试等20%。安排“BJT放大电路”等二次闯关考试,成绩80分以上“通过”。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赵伟强:我和团队老师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打造“金课”、淘汰“水课”的号召,探索与实践从线下教学改革→线上课程建设→混合式教学探索的路径,以“提升课程高阶性、突出创新性、增加挑战度”入手,通过慕课建设、以赛促教、项目引领等途径建设一流本科课程,实现混合式教学在省内从“跟跑”到“领跑”转变。

同时,我们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新路径,向国内20所以上高校推广基于MO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关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专题讲座或受邀报告超过10 场/年,做到省内一流国内知名。

 

Q:您的教学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赵伟强:我们教学创新中的挑战有:

①教育学理论研究比较肤浅,影响混合式改革的理论成果与研究高度;

②人工智能的应用缺失,导致重复劳动与数据分析效能较低;

③教学改革成果影响力以省内为主。

解决途径与课程建设计划:

①课程优化计划:持续更新在线课程资源,不断扩大课程服务范围等;

②模式推广计划:向其它高校推广混合式教学模式;撰写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论文等;

③教学改革方向:继续采集学生学习轨迹数据;将人工智能应用于混合式教学改革等。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赵伟强:教学创新可以是将优质慕课资源、智慧教室、智慧教学工具、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资源和技术引入到教学创新中,提高教学受众面,打破地域与高教资源不均衡的局面,尽可能让全国各地的学生获得优质教学的机会。

 

相关新闻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李孟曦: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李孟曦老师的《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段东平老师团队:“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长春师范大学段东平老师团队的《“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黄茜: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大学黄茜老师的《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顶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