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胡敏:研究型大学的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为例

2021-07-09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简称“大赛”)(XJTLU National University Teaching Innovation Award)由西交利物浦大学主办,领导与教育前沿院承办,澳门同济慈善会北京办事处支持,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将“以学生为中心”作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创新举措。通过帮助教师梳理个人教学创新思考、提供多重展示的机会,为教育创新者构建分享、交流、学习、成长、共创未来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为了更好地支持和服务所有热爱教学创新探索的老师们,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组委会将逐一分享第六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20组获奖选手的教学创新案例,为教育创新者们带来更多交流、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教学创新案例分享

 

课程简介

 

课程名称: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无机化学实验

上课学生数:32 人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实验课程

 

教学创新特色

 

1. 课程内容将经典与前沿相结合,引入苏联和美国本科实验的同时引入本学科教师及前沿热点的最新成果,在夯实基础的同时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拉近与学科前沿的距离,达到本科教育的两性一度要求。

 

2. 通过将课程网站大型仪器介绍、软件使用视频与线下票选大型仪器测试资格和现场数据处理软件使用指导相结合,解决先进测试方法不易在本科生实验教学中开展,导致前沿表征和数据解读与本科实验教学脱节的问题,鼓励互助竞争式学习,提高学生参与度。

 

3. 通过必修和选修相结合的菜单式栏目设置,达到分层教育的目的:规范学习者,提升好学者。

 

 

课程目标

 

总目标:培养有情怀有创新能力的化学专业人才。

 

知识目标:实验中加深理论理解,根据无机物质基本特性建立物质—特性、制备—验证、性能—应用的联系和方法,掌握无机化合物制备、表征及应用的基本实验操作技术、表征手段和数据处理及解决方法、实验表述及科学思维培养。

 

能力目标:多角度分析和评价实验中的问题,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情感目标:严谨治学,环境保护,科技强国,专业报国情怀。

 

教师教学流程

 

针对传统教学中校正环节薄弱、分层培养的教学设计不明显,课堂思政重视不足的问题,进行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基于理论学习—反馈—实践—校正(反馈、知识运用)—提高进行整体设计,通过混合式教学方式提高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1. 课前线上教学设计

 

学生通过课程网站观看每个实验的教学视频完成理论学习,通过实验在线测试对线上理论知识的学习进行反馈,获得测试成绩和线下实验的资格。

 

2. 线下课堂教学设计

 

表1 单次实验课堂教学流程设计

 

a. 学生根据上次实验中的问题进行探究并进行PPT展示,其他同学一起讨论,教师在旁边进行引导,反思实验。

 

b. 学生在线学习理论和强化操作效果,在课堂上,老师邀请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其他同学进行纠错和补充,教师进行讲解和点评(反馈)。本次实验以移液枪使用操作示范为例。

 

c. 教师要点讲解完后,学生开始线下实验(实践),并进行学生间互助竞争,学生录制关键实验视频或者照片进行纳米银样品照片网络投票,获得大型仪器的测试资格或优秀实验作品称号。

 

d. 大型仪器讲解及数据软件学习

本实验有大型仪器投射电镜表征测试,学生通过课程网站了解TEM的作用、工作原理,教师在课程群里发放优秀作品的大型仪器测试结果后,课堂中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软件使用教学。

 

 

针对数据软件数据处理步骤较多,一次示范不易掌握的问题,在课程网站提供软件使用教学视频,最后实验报告提交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从而形成物质性质测试的理论学习-反馈-实践-矫正和提高的学习模式。

 

网络投票的手段,解决了大型仪器测试在实践教学中不易开展、学生不会使用数据处理工具软件和进行数据解读的问题,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热情。

 

 

3. 课后课程网站教学设计

 

表2 单次实验课后课程网站教学设计

 

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讨论和数据整理,最后撰写实验报告,教师对优秀实验报告在课程网站上进行张贴。学生通过课程网站优秀实验报告栏目比对差距,而课程QQ群和课程网站群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必选的实验报告、讨论和可选的文献阅读、英文实验报告撰写和探究之旅栏目的组合,达到学生分层培养的目的,最终实验规范学习者,提升好学者。

 

学生在实验原理、实验基本操作、数据处理方面通过以上几个环节即学习-反馈-实践-校正-提高的过程的学习,将被动获取知识和主动运用知识两个方面相结合,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提高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思政在以上几个环节的渗透对学生思想意识的提升起到积极作用,简而言之新的混合式教学设计将有效规范学习者。

 

课程考核方式

 

1. 线上课程学习、测试(20%)和期末测试(10%);

 

2. 课堂实验操作、操作示范和实验结果(10%);

 

3. 课后实验报告(50%);

 

4. 课程参与度:课程网站讨论区讨论、网络投票、课堂提问及回答和作为加分项的可选项目如探究之旅制作、英文实验报告撰写(10%);

 

课程思政的考核将在测试、实验报告和探索之旅中进行体现。

 

教学创新背后的故事

 

Q:您做教学创新的初衷是什么?

 

胡敏:个人热爱教学,同时学生素质较高,容易与学生互动,通过开展教学创新得到学生喜爱和认可,希望自己是一个有温度的老师,带出有温度的、高专业素养的、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Q:您的教学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您是如何解决的?
 

胡敏: 现代科技的日新月异,导致学生的特质随着时间发生变化,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运用现代技术融入教学,适应不同特质的学生投入课程学习,是一个无法忽视的挑战。
 

解决:参加教学活动,学习新教学工具,关注学科前沿,根据学生特点分层教育。对好学者提供平台如展示机会,引导思维,提升知识运用能力,对于学习者通过指定内容规范学习。

 

Q:请简述您对教学创新本身的理解。
 

胡敏:教学创新就是采用软件示范教学与网站软件使用视频相结合,学生探究与教师引导相结合,网络票选与测试资格相结合,让学生积极投入课程学习,提升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看完胡敏老师的教学创新实践后,您是否在教学创新上有一些启发?您是否希望了解更多优秀的教学创新案例,和这些创新者们拥有更多的交流切磋?点击这里,预约及参与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6月举办的线上分享,将有6位大赛获奖选手分享优秀教学创新案例,大赛负责人解析什么是好的教学创新。

相关新闻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李孟曦: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李孟曦老师的《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段东平老师团队:“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长春师范大学段东平老师团队的《“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黄茜: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大学黄茜老师的《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顶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