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萱莹、杨漾:因材施教,中文教学玩出新花样! | 教学创新

2017-08-13

ABOUT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

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旨在发现并奖励一批“以学生为中心”为教学理念的高等院校的老师,传播“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学改革上的创新举措,为致力于教学创新的老师搭建分享、交流与学习的平台,进而推动中国高等教育改革。



沈萱莹、杨漾老师:基于访谈的项目式中文学习和沉浸式采访教学法,视频建议WIFI网络收看


2018年第三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已经拉开报名帷幕,近期我们将持续为您分享第二届获奖老师们的教学创新成果,回归教育本质,聊聊大学教学那些事儿,将他们的思考、经验和干货传递到你们的校园内,激活课堂!


17年第二届教学创新大赛从去年8月份启动,历时10个月。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沈萱莹老师和苏州大学的杨漾老师探索出基于访谈的项目式中文学习和沉浸式采访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好评。


根据教育部2017年3月1日发布的《十八大以来留学工作情况介绍》显示,2016年来华留学生规模突破44万,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国。同时,2016年来华学习汉语的人数占总人数的38.2%,比2012年的53.5%下降了15.3个百分点,更多学生来华学习汉语以外专业。就读其他学科的学生规模和比例显著增长:相比2012年,教育、理科、工科和农学学生数量显著增加,增幅均超过100%;经济、西医、文学、法学、管理等学生数量增幅均超过50%;占比增长最快的学科为工科,比2012年增长了5.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教育部网站《聚焦国家战略 提供人才支撑 留学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十八大以来留学工作情况介绍》)

微信截图_20170829104733.png

图片来源:搜狐教育


在这种形势下,高校汉语教师如果不能改变过去只教语言而忽视实践的教学方法,必然不能适应多学科留学生的需要。来自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沈萱莹老师和苏州大学的杨漾老师探索出基于访谈的项目式中文学习和沉浸式采访教学法,沈萱莹老师在采访中说:随着国际招生的发展,学生的汉语水平越来越高,学习汉语的动机也越来越强,对于课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将文化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融入到汉语语言的教学中,是教学创新的出发点。


奇妙的经历 · 沉浸式采访教学的由来

在一次参观海外博物馆的时候,杨老师发现,博物馆的门口放着根据年龄层次编写的不同的问卷,无论参观者是幼儿园的孩子还是成年人,都可以拿着这份问卷,带着问题去参观,然后完成填写,参观完毕后,校对答案。这种分级采访的方式,让参观变得更有意义,无形中变成了一种互动的模式,参观者通过填写问卷,更好地了解了博物馆中的知识。

微信截图_20170829104800.png


于是,在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中,根据这个原理,两位老师设计出了针对初中高级学生的不同的教学方法,让不同语言等级的学生通过与当地中国人的的交流和沟通,更有效地学习语言,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因材施教 · 量身定制教学方案

课堂前期准备:

首先,在题材上要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并且与生活息息相关,还要能让学生了解中国人的实际生活情况。其次,要符合不同学生的语言水平,因材施教。因此,对于不同级别的学生,杨老师有这样一些设计:

初级短期班学生(零基础学生)

微信截图_20170829104848.png 

课堂中选取的素材完全来自于日常生活,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话题都可以直接运用到实际生活情境中。对此,从2015年年初开始,两位老师为初中级学生,设计了《嗨!中国》这本教材并使用了一年,其中的话题都来自于学生的投票。此外,在课前备课的准备方面,需要准备许多可以将语言带入场景的采访活动,同时还要准备好相关的语言素材。

初级班的学生大多数刚来中国,不了解当地的语言,也不了解当地的一些情况,这样的学生在语言课堂上学习了中文以后,常常有很强烈的表现欲望,想要把自己有限的中文表达给自己的中国朋友。根据这样的特点,两位老师设计了《采访我的中国朋友》(其中包括采访中国朋友的姓名,家乡,电话号码,业余爱好等基础信息),《你喜欢吃什么》(其中包括采访不同中国人的饮食喜好)。

中级班学生HSK2-3级水平的学生

中级班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语言基础,对中国文化也有了初步的了解,对于这样级别的学生,老师会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设计一些采访。例如:超市购物实地考察。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223.png


在当地超市获取一些价格信息以及这些物品的量词,并根据这些价格和你的搭档一起制作一个对话。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233.png

高级班学生已经通过HSK5,汉语词汇超过2500个的留学生

他们所需要采访的话题相对初中级班来说,更加社会化,与中国现在社会的发展变迁息息相关。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汉语课程高级班的设计过程中,大量的采用了采访式教学法

● 学生采访的话题就是教学内容:例如在学习《望子成龙》课文时,他们就需要分别采访五个中国家长和外国家长对于教育(培养)孩子的观念,有什么不同?并通过书面表达及课上汇报两种方式呈现。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242.png

● 汉语应用文学习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其采访过程:例如本学期最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自己学会设计调查问卷,并通过实际的采访形成调查报告。在学习《中国人的家庭观念》课程时,该课最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用中文设计调查问卷,并根据调查结果形成调查报告。

课堂采访活动的使用

课堂采访活动的使用,这一部分也是整个采访活动的中心环节,怎样去实施,实施过程中有哪些注意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活动前有充分的准备,在活动中有随机应变的能力,这个部分主要分成三块: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331.png

课后作业布置

针对不同语言等级的学生,因材施教,课后的作业也有一定的不同。

初中级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430.png

高级班

Topic Area: 中国人对“隐私(privacy)”的看法

Suggestions:

本学期我们讨论了关于跨文化交流的话题,特别是针对同一件事情,不同国家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参考课文《中国的红与白》《当听到别人赞扬时》)

请设计十个问题问五个二十岁,五个三十岁,五个四十岁和五个五十岁年龄层的中国人,看看他们到底知不知道“隐私(privacy)”这个观念,他们对这个观念的理解和你们一样吗?从这些回答中总结出中国人对“隐私(privacy)”的看法;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of survey report and be aware of using written language;

500-700 characters.

微信截图_20170829105453.png

(留学生作业展示)


教学相长 · 沉浸式采访教学创新之处

◆ 首先,这种教学法和传统的语言教学在内容上可能是相同的,但是展现方式不同,学生输入以及输出语料的方式也完全不同。传统教学中,学生以教师帮他们输入语言为主,由于一些课堂的限制(教师的教学风格、人数、教学条件),课堂中很少有学生的输出。而沉浸式采访活动打破了常规,把语言课堂搬到了生活场景中,做到了即学即用,活学活用。


◆ 其次,大部分高校的语言课堂还是以教师教,学生学为主,这样的语言教学其实对于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特别是口语能力,没有太大的提升。而我们目前使用的这种教学法,大大改善了这种情况,按照要求,学生必须要亲自去寻找语言,并且在整个汉语环境中,很多人都可以成为教他们的“老师”,同样也让我们的留学生有了自信,觉得自己可以学以致用,这对于未来的学习是一种激励。


◆ 然后,与传统的课堂作业相比,我们通过这样的教学法,设计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作业的方式。学生在完成采访的同时,会让同伴拍摄一段视频录像,通过微信交给老师,在微信群中,大家还可以互相看到不同的视频素材,这样不仅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让大家感受到了学习汉语的乐趣。


Q&A

Q:学生来自不同的国家,在你们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当中,这个问题怎么去关注的?


A:我们班20个学生,正好分5个组,学生来自10个不同的国家,有东亚为背景的,比如说韩国、日本,也有东南亚的,印尼、泰国,也有英国的,加拿大的。各个不同的文化背景,我会尽量在每一组中都安排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其实也是他们相互文化交流平台。像韩国、日本的学生,和中国学生有很多类似的地方,东南亚的学生也有他们的共同点,这样的一种交互也是他们相互学习的一种过程。


Q:浸入式教学,主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在哪些方面体现了你的浸入式教学,跟传统的汉语教学比较优点是什么?刚才看到你们做了一些社会调查,除了社会调查还有没有其他的途径?


A:我们有网上的一些实地的调查和配套的线上微信平台,将来希望这个微信平台做的更大,可以做成线上媒体,让中国人和外国人建立起来桥梁。现在学生讨论的是比较简单的话题,未来甚至可以探讨一些连中国人都觉得比较有争议的话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建立起来他们互相之间的沟通方式,我们觉得这是比较新的思路。



Q:透过采访学习中文的学习法中老师的角色是什么?老师的角色在哪些工作方面?


A:老师是话题的设计者和规则的制订者,教师在采访任务设计过程当中是一个主要的核心,规定了希望学生通过采访完成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同时,我们老师在整个教学方式当中还是一个困难的解决者,因为留学生和中国学生不一样,他们有语言方面的问题,文化方面的问题,我们除了是他们课堂的老师,课下也是他们最好的朋友,帮助学生从心理上解决这个困难,我们是困难的解决者,也是他们的朋友。


Q:沉浸式在课堂上占的比例怎么样?会分课程进行吗?


A:我们是综合课,不分听、说、读、写四个技能的,我个人认为这种采访贯穿其中的,每一个话题我们都会相应设计一个采访任务,所以教学内容基本上在课程中处处都有体现。



学生(留学生)评价


她(杨漾老师)个性非常好,一直都很有活力。她讲故事非常用心,一心一意在跟我们讲。


她(沈萱莹老师)教我们认识很多汉字和词组,让我们说的更流利,让我觉得她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老师,她想让我们学会很多实际可用的内容,比如说上学期我想要了解更多去餐厅或者购物时需要使用的词汇,她就教了我很多这方面的内容。

第三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

第三届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正在火热报名中!如果您热衷教学、敢于推陈出新,致力于帮助学生学习和成长,并在高等院校一线教学,那么快来加入西浦全国大学教学创新大赛吧。这是属于您的舞台!我们诚邀您与全国高校的老师们分享您教学创新的经验。这里有丰厚的奖金、数百名志同道合的同行等着您一起切磋共进,而且您的教学创新理念将通过研讨会、出版物、网络及电视媒体等全方位的传播!让我们为中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事业贡献一份力量吧!


相关新闻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李孟曦: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四川师范大学李孟曦老师的《理实一体课程<构成艺术>的混合式教学设计》。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段东平老师团队:“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二等奖获得者、来自长春师范大学段东平老师团队的《“四模块”+“三阶段”+“菜单式”的新型体育师资培养的教学实践》。

大赛优秀案例分享丨黄茜: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本期分享的是第六届大赛年度教学创新特等奖获得者、来自湖南大学黄茜老师的《高阶能力导向的<建筑色彩学>教学生态构建与实践》。

顶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