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学支持研究导向型教学的案例

通过多角度辅助学习及教学创新:西交利物浦大学基于统筹兼顾法的教学支持实践

简介: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凭借其愿景与使命,立志成为一所研究导向型国际大学。研究导向教学是西浦整体教学法的中心。其第一要素为研究技能,是众多能力, 如问题解决能力、 批判性思维、分析能力等的总称。自上世纪下半叶以来,政府、教学人员等对高等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人们担心大学毕业生是否能为日后的工作以及二十一世纪的到来做好充分准备(Katkin, 2003)。这一忧虑在美国研究大学博耶本科生教育委员会(1998)的工作中最能得到体现。而其他国家也有同样的担忧。在中国,人们更加重视教育改革(Ryan, 2011),西交利物浦大学的成立及其在学习及教学中所用的方法,就是针对这方面所做的发展之一。尤其是将其应用于学校的研究导向型教学。

北京理工大学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发展三个突出问题和大学教师职业发展现状需求,结合大学四大使命,本案例认为教师发展体系要以学生为中心、协调好教与学关系,培养教师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社会服务以及文化素养。为此,必须联合学校、院系、个人三方,通过政策支持、资源及制度保障形成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北京理工大学成立教学促进与教师发展中心,建立工作指导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日常工作机构三支队伍,形成了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协同联动的教师发展新机制;通过整合资源,依托四大职能,将以往分散的教师培训创新为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以鸿鹄学堂和精工研习营为例,本案例介绍了“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教师发展体系的实施情况及效果。 关键词:教师发展机制 专业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教师发展体系

顶部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