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到一所国立大学多个部门做调研,委托该校某部门一位老师帮忙协调所有部门受访者的时间,采访时这位老师感慨:“现在学校里面部门之间沟通太难,就为了给你协调调研一事,我先给每个部门拟了一份正式调研函,经领导同意后到学校盖章,通过正式渠道发给其他部门,然后由其他部门领导来协调如何接待调研。”国立大学内部协调之难可见一斑。
相信很多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会遇到这些问题而心烦意乱,比如:
●跨部门协作难。在官僚架构和文化的支配下,部门林立、各自为政,很难进行有效合作;
●知识员工的考核激励难。由于知识工作难量化考核,员工的绩效评估和激励缺乏科学有效的方法;
●去行政化难。中国大学还存在过度行政化的问题,行政人员过度干涉学术事务。这些问题的解决迫切需要大学革新当前的官僚式组织管理模式。
西浦成立之初,高等教育正面临着来自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革命三大力量的挑战。
●首先,发展迅猛的全球化要求大学在国际教育市场上配置资源和开展竞争,发展中国家的大学受到发达国家大学的强力冲击,发达国家大学也陷入人才争夺战;
●其次,知识经济将大学的知识创造功能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学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成为发展的关键问题;
●第三,信息技术革命使社会大众获取知识相对容易,大学传统的知识传播功能受到挑战。因此,教育进入了一个反思、重塑甚至再定义的时代。大学需要反思在新市场、新经济和新技术面前如何保持独特性,怎样发挥好其核心功能等重要问题。西浦成立的基础和优势是可以融合来自两所母校的教育资源,在一个全新的国际平台上整合中西方教育的最优实践来应对时代的挑战。
因此,其从建校之初就开始从各方面探索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模式,特别是在大学内部管理方面的探索已形成体系,其关键要素包括:大学愿景和使命,大学治理结构,大学文化,大学组织架构,大学管理技术,大学学生管理等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通过和谐管理理论整合在一起,成为一套系统的大学内部管理体系。
时代的挑战
信息、知识和互联网络已改变了人类生活、工作和管理方式,使组织从传统的注重物质资源扩展到注重时间、空间、知识和精神,导致组织结构逐步转型为以动态分工和知识共享为特征的网络组织结构。人类在逐渐弱化对自然物依赖的同时,却日益强化了对知识和信息网络的依赖,同时促使智力资源、环境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成为组织和社会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与此同时,作为人类社会文明传承、知识传播和创造、服务与文化交流的重要阵地,教育特别是高教体系的重大调整与大学自身的深刻变革也迫在眉睫。
主要趋势是:
更加强调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密切联系;
更加坚持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形式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
更加倡导在大学的教学与管理中要以人为本、
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基本出发点;
更加突出教学的变革与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地位;
更加重视高水平大学、新兴学科建设和尖端创新人才的培养;
特别是当面对一系列颠覆性技术如MOOCs的挑战时,
强调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再定义大学。
为了支持这种变革,以适应复杂快变的外部环境,大学必须积极探索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创新,例如怎样消除传统科层式、官僚制的大学组织结构及其管理模式的刚性结构形态、低效率的管理决策以及僵化的服务提供模式?如何针对网络一代的学习行为特点和网上网下互动的强大优势,高效率地传播知识并同时训练学生赢得未来所需的素养、能力和知识体系?
为此,大学必须依赖于信息网络与社会网络,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知识的共享,为学习者提供更有价值和友好的学习研究环境,并通过校内外的合作与互动提高大学的社会服务效率与功能。正如工业革命彻底改变了企业的组织与管理模式一样,信息技术革命也必然导致大学的组织与管理模式的根本变革。
大学的组织结构
组织是指具有共同目标并按一定的活动规范组成的社会群体。依据系统论原理,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要强化系统的功能,就要优化系统的结构。一个组织生命力的强弱和功能发挥与它的结构有直接的关系,大学概莫能外。法约尔、韦伯等人的组织结构理论对大学组织有重要影响:
1)在大学系统中建立了上下衔接和明确分工的管理系统;
2)大学通过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赋予各级组织以明确的职责和权力;
3)在大学内部建立和完善了行政组织网络;
4)各级组织的领导要经常考核下属的工作效率,并按其能力决定提升或免职。
当企业组织理论在统领大学组织管理的时候,我们不难发现,企业组织因激烈的竞争,已随环境的改变不断调整和演化,而当前的大学组织结构并没有体现出与企业组织同步的演化和发展,大多数大学的组织结构并没有结合大学自身的特点,只是沿袭了传统企业组织的一些基本特征,且逐步表现出种种弊端。
在20世纪早期,亨利▪福特发明的装配线生产方法因强调大批量、少品种和低成本而使批量生产的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流水线生产兴起。至今,以低成本生产大批量通用型产品成为组织结构的基本原理之一,也深深地渗透在当前的大学治理中。如我国扩招和教育资源紧缺,生师比在有些学校奇高,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教育难以实现,教育的批量化生产行为严重。与此相应的大学组织架构也具有严密界定的权力等级,适应大规模生产制造业的层级式官僚体系在知识型组织的大学仍然被广泛地运用着。
实际上,企业常常以成员间连接关系的紧密程度分为紧密型组织和松散型组织。前者成员的操作或行为之间存在前后相继和连贯的特征,而后者则相反,成员的行为及其目标往往是相对独立的。
大学由单元、进程、活动和松散而非紧密型的个人间的联系结构组成,具有松散型组织结构的基本特征:
第一,目标是多样化的和模糊的。与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相比,大学因其多重社会职能,办学目标多样化,通过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引领等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即使就培养人才而言,也须是多层次的。另外,目标的模糊性是指大学目标很难准确量化甚至是不可量化的,这样很难像企业那样具体界定员工角色和目标,大学更依赖教育者的自身训练、责任、热情和职业精神,于是也会导致个人的预期或评价与社会认同或公众期待的差距,从而产生心理落差和失衡。
第二,低程度的相互依赖性。在松散型的大学组织中,除研究团队或工作小组间的紧密合作外,一个人或单位的行动与另一个人或单位几乎没有什么联系,使得教师或研究者之间相互独立或相互依存度低,合作的促进和团队绩效的考核较难。
第三,教学和研究工作过程的个性化、信息不对称性既使过程测量和评估很难,又使绩效的提升依赖主体自身的内在动力,从而难以构建可以确保教学和研究质量的内部管理体系。
大学层级官僚制组织结构的困惑和演变趋势
现在,大学组织系统从功能上一般可分为领导决策机构、职能管理部门、教学科研单位和有关附属单位,部分大学还设有由兼职人员组成的咨询参谋机构或校董会;在管理上大都分为校、院、系三级或校、学部、院、系四级甚或包括教研室成五级结构。对于某些多校园制的大学,可能会在前面的模式上多出分校管理一个层级;在权力结构上,绝大多数大学采用直线——职能制的形式,例如,采用校、学部、院、系、教研室管理的大学中,从校长到系主任甚或教研室主任以及学校层面承担各类具体管理的职能机构均实行直线式的行政管理。如果再考虑到我国大学党政两条线的领导关系,组织管理架构更为行政化和复杂化。
考虑到大学活动特征的分散、独立、以及跨学科的合作需要,有些学校会把部分管理权下放至学部和学院,形成了有限的分权制组织结构形式,但实质上仍是一种直线——职能制的结构,而非像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的书院制那样真正的分权制组织结构。因日益凸显的创新合作需求、大科学的平台建设需要、国家资源共享的政策推动,国内外不少大学试图通过强化横向合作来达到目的,于是跨专业、跨院系研究中心和科研平台建设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带有“矩阵制”特征的大学组织。
虽然矩阵式结构已考虑到学科之间的融合,并具有比直线职能制更多的优越性,但在以职权划分为主导的集权式金字塔型结构下,特别是个人和单位利益直接与教学科研紧密挂钩的评估制度下,其横向合作作用很难有效实现,不少机构因协作困难而逐步演化为独立的单位,回归于层级官僚架构之中,或者演化出在高校比较流行的“夫妻店”或“师徒团队”。
大学组织的这种演化虽然效果很不尽人意,但方向是正确的,但相较网络环境下面对信息庞杂如何快速决策、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更有效合作和分享知识的需求,这种结构已严重地阻碍了大学组织系统中信息的敏捷和快速传递、教学和研究的合作与知识的共享。基于知识的分工与分散化特征探索基于网络平台的网络化大学组织结构及管理模式迫在眉睫。
大学网络组织及其管理模式的探索
网络组织是当前企业以及其他一些组织转型的主流方向。它是一种适应知识社会、动态分工与组织创新要求的新型组织模式, 它能够使组织更好地适应复杂、不确定、模糊的环境。虽然关于网络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还在研究之中,但如下一些特征似乎是基本的:
●网络组织是一个由活性结点(结点具有决策能力) 及结点之间的立体联结方式与信息沟通方式构成的具有网络结构的整体系统。结点对流经它的信息具有处理能力;结点活性与决策能力是网络组织的必要特征, 结点对信息的加工处理能力、对网络组织创新的贡献是决定结点在网络组织中地位与权威的重要依据。
●网络组织追求在组织运行期间, 围绕特定目标, 实现信息共享与无障碍沟通,进而达成围绕愿景和使命的主动合作。网络组织中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结点间具有无障碍的信息即时沟通能力, 信息流驱动组织运转。
●网络组织的构成硬件可理解为网络组织的结点及结点间的联系, 软件为各结点内的运作机制与整个网络组织运作、管理与创新机制, 还包括共同遵守的网络组织协议。网络组织依靠网络组织协议运行, 在遵守协议前提下可自愿进入、退出, 表现出网络组织的柔性与边界模糊性。网络组织的协议包括有关网络组织结点进入、运行的规则, 也包括组织文化、礼仪等在内的无形约束内容。
●网络组织是一个超组织模式, 网络组织不一定是一个独立的法人实体, 而是为了特定的目标或项目由人、团队、组织构成的超越结点的组织, 组织结点的构成会随着网络组织运作进程、目标完成状况或项目进展增减、调整, 网络组织边界超越一般组织边界, 具有可渗透性和模糊性。网络组织根据组织目标选择构成结点, 结点的核心能力与互补优势决定网络组织具有特定领域、围绕特定目标的超级功能。
●网络组织作为一个组织系统, 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学习和动态演进特征。
探索网络组织的目的在于变革或代替已渐渐无法有效解决组织管理问题的层级官僚制度,以实现灵活性与稳定性之间的平衡,提升组织在复杂快变环境中生存以及捕捉稍纵即逝的机会的能力。网络化突破了直线职能制的层级而具有分权和集权的平衡特性;吸收了分权制授权和主动的精髓以满足组织活动的日益分布性与分散化特征,扩展了矩阵式组织纵横双向合作为全方位合作的功能。例如,当组织遇到某种需要各部门合作的重大活动,网络组织中活动的主要责任人可通过网络将活动的任务和需要配合的人形成一个临时的项目小组,支持活动高效完成,然后再通过事后总结丰富组织的知识库,以利日后不断改进。再如,某几个相关学科的研究人员,可以横跨校院系自由合作,攻关新的重大课题,共享研究成果等。网络组织由于借助了信息通信技术,使得网络组织运作可以超越结点边界、时间和空间限制,凸显核心能力、灵活性、高效率,使网络组织优势和网络组织环境适应能力得以保证。
西浦构建网络组织的探索
作为知识型组织,西浦采用了扁平化的网络组织架构,为学校师生学术活动打造友好、高效的服务平台。平台的最中心是董事会和高管团队,负责学校战略和日常运行。外围是四大服务中心,保障教学和科研活动的顺利开展,其中学术事务中心负责教学、科研和研究生事务,行政服务中心负责校办、财务、人力资源、校园发展与管理等事务,学生事务中心负责学生招生就业以及学生日常管理和服务,信息事务中心负责品牌与市场、对外联络和服务、图书馆、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事务。
四大服务中心的共同职责是配合高层管理团队为全体师生及其教学与科研活动创建友好、高效的服务平台,以利他们按照学术规律自由、创新性开展活动。在学术上,为了实现学科交叉、互动创新,学校鼓励成立跨学科、跨院系的研究中心或研究所或研究院,为了防止行政壁垒,除具有特殊性的商学院外,原则上不设立学院,而是建立学科群,通过学科群学术协商领导机制,实现学科建设谋划、教学交流、研究合作、资源共享、研究生培养提升,从而促进学科互动、共生、合作、融合和交叉创新。教学中心、各系是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协调单元,保证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日常运行。各跨学科和跨系的研究中心和院所,是根据研究者兴趣和需要形成的学科群间的研究协作单元。
西浦的结构的突出特征是各系、研究院、所、中心与四大服务中心构成的服务支持平台之间没有直接的行政管理关系,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界限清晰、良性互动。服务支持平台运用行政权力保证各种服务友好和高效;学术体系利用其学术权力按科学规律组织其活动。
其次,为保障研究者的学术自由和研究者之间的互动、师生互动、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互动,学校创造机会和搭建平台,如有校领导与师生的定期聚会、学术沙龙、网上渠道等相互了解的互动平台;
最后,学校领导研究战略和规划学术资源分配方向,由教授和专家组成委员会共同决定资源配置,行政权力不插手学术资源配置过程,但通过服务保障资源及时到位和使用。为了进一步强化学校研究导向的愿景和定位,吸收各方的学术建议,学校组建了“学术战略团队”,在学术事务副校长的协调下领导学校学术战略的探索,并配合学术委员会及其下属各子委员会如研究委员会、教学委员会及系所组织落实。
在西浦,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各司其职,涉及到学术判断和发展的事务,如学科建设、学术评价、学术发展、教师学术水平判断和升迁、学生升级及学术违纪处罚、具体的教学管理等事务均由专门的学术组织或委员会处理,如师生认为有不公之处,可以向行政权力申诉,行政负有监督责任,如果学术权力决策所依据的事实成立和程序合法,行政权力会全力支持学术权力的判断和独立性,不会直接干预学术判断。另外,学校所有职能部门不再是任何权力部门,对学校发展来说,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提供服务和支持。
国内外先进经验表明,研究人员之间无约束的互动是产生大师级科研成果的重要条件。为了给大学研究者提供互动的机会和平台,西浦在组织架构上设置跨学科的兴趣研究中心、所或院,在资源配置上鼓励并优先资助跨学校、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大学的学术资源配置模式如图下图所示,最上层是领导及专家委员会依据学校战略和师生兴趣进行校级资源配置决策,并与底层各服务中心形成友好和高效的服务支撑体系,保证位于中间层级的核心力量——师生有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帮助他们按兴趣和需求形成各类研究合作团队或中心、院所,其中各中心、院所的资源配置模式是互动式的,既可以按照自身或团队兴趣自由提供申请,也可以围绕学校战略问题协同研究。
▲西浦的资源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