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

改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管理有效性的思路

席酉民 张晓军 李怀祖

摘 要:本书是国内第一本介绍大学教学创新优秀实践的案例集,并且系统论述如何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著作。本书的作者有来自全国二十多所学校的老师,也邀请美国、英国和中国香港的学者介绍了所在国家大学教学创新的理念和实践。本案例集涵盖理、工、管、人文社科以及思政课等几乎所有学科的教学创新案例,展示了这些老师为了学生的学习与成长长期进行教学探索的成果,也展示了他们恪守育人这一本职工作服务学生的精神。本书还介绍了典型的国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和第三方机构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

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问题与改革建议_基于资源配置的视角

(1. 西安交通大学 管理学院 中国管理问题研究中心,西安 710049; 2. 西交利物浦大学 高等教育国际化研究中心,江苏 苏州 215123) Jul. 2011

摘 要:我国高校科研管理的行政化是制约高校科学研究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资源配置过程中行政权力过重甚至越权干预学术事务是造成行政化的根源。提出了改革资源配置模式实现行政与学术权力良性互动的四条建议:国家通过法律和规范手段确保对教育的投入;教育部门基于大学分类、定位和水平决定国家拨付各大学教育经费多寡;教育部门向大学拨款过程中保障大学学术自主权;加强学术权力在大学内部资源配置中的决策权。 关键词:科研管理;行政化;资源配置 中图分类号:G64:G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241(2011)07-0058-06

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体系 ——西交利物浦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案例分析

文/张晓军 李圭泉 李鹏飞 张 琳

摘 要: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数量式增长转变到内涵式发展的模式《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都将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列为高校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国的大学要通过人才培养机制创新实现内涵式发展。一方面,需要深入分析当代影响人类生存生活方式的重大趋势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特别是知识经济对人才的创新性和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全球化导致国际视野在人才竞争力中的核心地位,以及信息与通讯技术革命带来的人类学习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另一方面,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虽已进入由数量到内涵发展的阶段,但高校的办学行为没有体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本质特征,学生在大学的中心地位并没有真正得以实现。以奖励、基金、论文等指标为核心的大学发展思路牢牢控制大学领导者的注意力,消耗了大量的资源,导致学生占有的大学资源量十分有限,形成“学生边缘化”的状况。很多大学的育人模式仍然采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灌输方式,尚没有从学习者的需求出发来重新反思当前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以及行政保障体系。中国大学要通过构建以学生学习和成长为核心的新型人才培养机制,首先要从理念上打破高校领导和管理者的行政化思维,建立起以学生个体成长需要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为学校发展核心的理念。其次,要在操作层面上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体系和行政保障体系。文章针对我国大学人才培养中的“学生边缘化”问题和国家高教改革的战略,系统论述了西交利物浦大学“以学生为中心”育人体系的实施背景、构建方式、关键环节和初步成效,并对推进我国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育人模式高教改革

西交利物浦大学依法治校的探索与启示

文/席酉民 张晓军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可见依法治国是今后我国各个领域改革和发展的核心。在教育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实施依法治校。 关键词:依法治校;治理结构;管理机制;师生权利

大学章程与大学治理:问题与对策研究

席酉民,张晓军(西交利物浦大学 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

摘 要:大学章程是规范大学运作的纲领和法则,也是现代大学制度的载体。1995年以来,国家在多份文件中要求国立大学制定大学章程,但时至今日,绝大部分国立大学章程难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再次提出,要加快制定大学章程,扩大和落实大学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国立大学如何制定章程并让章程真正发挥作用,尚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特殊性,本文提出国立大学的章程要真正成为大学自主管理的基本规范和扩大落实办学自主权的基本保障,首先必须在法律层面明确大学章程的地位;其次要严格落实法律赋予大学的自主权,消除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软法制状况;最后大学要通过制定章程处理好大学与外部权力以及大学内部权力的制衡。

TOP
H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