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享:关于高等教育变革的最佳实践案例分享、深入观点解读。本栏目定期提供最前沿的实践和研究案例,旨在启发教育实践者对高教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推动高等教育的变革。
案例分享第二波~
上周,小编为大家奉上了席酉民校长在高校研讨式教学主题研修班上的演讲,作为首讲嘉宾,席校长从其领导西浦开展教育教学方面的革新、形成五星育人体系的实践出发,从办学和育人层面分享了其对研讨式教学的理解。
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奉上新一轮的分享干货。让我们一起聆听,城市规划与设计系的陈冰博士如何结合自己的教学感悟,探讨研讨式教学的方法与过程。
陈 冰 博士 西交利物浦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建筑学博士、博士后。现在西交利物浦大学城市规划系任教,同时兼英国高等教育学院会员(FHEA)、苏州市民盟高教工作委员会委员等。致力于"研究导向型教学"模式在建筑环境相关学科(含本科、研究生阶段课程)的研究与应用,近年来对这一新型教学理念的探索已取得突破,在2014年获得西交利物浦大学年度教学创新提名,相关论文曾荣获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师教研优秀论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优秀论文、苏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等奖励。
研讨式教学活动与关键环节的实践
——陈 冰
【教师,是帮学生摘月亮的那个人】
非常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在研讨会教学方面的一些探索。在开始之前我想先分享一下我对老师这个职业的看法。教师是为了帮助学生上九天摘月。
关于研讨式教学,首先我们应该问为什么要开展研讨教学。传统的教学出了什么问题?我认为,第一,我们要培养什么人。当今社会变化非常快,知识的更新已跟不上时代变化。所以与其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第二,我们该怎样培养人。授人以渔不能在岸上教,也不可能从书本中学习钓鱼技巧,必须真正去到江河湖海里垂钓,在实践中摸索学习。相信很多老师看过一本BBC的纪录片,讲述的是中国教育进入英国课堂,中国名师进入英国的事。这个纪录片里,英国学生和中国老师都因为中英教育模式的差异而很痛苦。但是结果中方获胜,因为中方教育模式下学生的考试成绩好。但我们不能仅以考试结果来评价教育质量,而应该真正去比较学生究竟学到了什么。
作为大学老师,我们为什么要倡导研讨式教学?为什么要做扶梯子、帮学生摘月亮的人?学生小的时候很快乐,但长大后,他们获取知识的时候看到了社会的阴暗面。只有当搭好梯子让他们看到美好的未来,他们才能更好地成长、发展。但梯子在不断更新,学生毕业三到五年后,他们在大学里所学的知识肯定过时了,他们需要通过自己的学习去补充,否则就会很痛苦。这就是为什么需要研讨式教学。
研讨式教学应如何开展?孔子认为,学习智慧可以通过三个途径:第一,通过自省和反思,这是最高贵的;第二,通过模仿,这是最简单的;第三,通过经历,这是最痛苦的。我个人觉得研讨式教学也可以通过不同的课堂教学模式来开展。模式一,把最新的成果融入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他们开展研究导向型学习的热情。模式二,通过“真题假做”(project-based learning),甚至“真题真做”,将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教学,将教学内容生活化,把研究视为启发学生的重要过程,让学生潜移默化养成科学思维和导向性学习的习惯。模式三,同样采用“真题假做”的形式,进一步提升老师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学生在参与研究过程中的主动性,激发学生最原始、最根本的好奇心,让他们去探知世界。模式四,通过“真题真做”,在实践过程中边学边做,最终实现“教—学—做”合一。
过去的五年我一直在想,大学精神和课程的融合需要一个环境。我们的校训是light and wings,博学明道,笃行认识。个人感觉将这种精神最早体现出来的教育家是陈寅恪老先生,他希望把学生培育成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人,这种愿景下,我也希望我们能成为有研究导向的、有独立特色的、世界认可的中国大学和中国土地上的国际大学。我们校园的大环境是开放性校园,没有校门。教育不应该有国界,校园应该做成开放式,因为社会就是学校,生活就是学习,我们希望所有学生能在生活中感受校园文化,并慢慢成长,最后成为世界公民。就我们系里的环境而言,我来自城市规划与设计系,这个系建设之初我就参与了课程建设。我们有两个学位,即城乡规划的工学学士学位和文学学士学位。学生可以选择2+2或4+x的模式,他们毕业时都会有两个学位。我们采用研究导向的教学方法,是因为我们坚信——这种由研究引导的、以“学”为主的创新教学模式不仅能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可转换为生产力的相关知识技能,也能为他们培养出终身学习的兴趣、自适应学习(adaptive learning)的才智、独立思辨及批判的精神、处理不确定事物或新兴问题的能力等世界公民所需要具备的综合素质。
【研讨式教学,从理论到教学实践】
那我们应怎么通过教学环节将研讨式教学融入课程呢?我主要是通过启迪,帮助学生去思考的。低年级学生最大的问题是没有问题,不太会思考,并且希望老师可以直接告诉他们答案,我不喜欢这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中国学生经过12年的应试教育后,变成了考试机器,像杯里结冰的水,已经装不下东西了。所以我第一年做的事情就是去融化这杯冰水。老子道德经中说,“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学生只有在把“杯子”空了以后才能装进新的知识,所以他们必须把脑袋里的东西倒出来,然后再去想问题。我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很痛苦。他们不习惯想问题。所以我会设计实践课,让他们真正有机会去综合运用所需知识和技能,通过慢慢反思来促进学习。这已经成功运用在我们针对南京浦口火车站的改造项目中。浦口火车站在民国时期是连接南北的枢纽,但现在很荒凉,年轻人都搬走了,只有留守老人。我让学生去设计如何改造这个火车站。传统做法是先挪平,但挪平后会怎么样?我让他们再去想,去问当地居民。当地居民说,拆了就有钱了,就可以搬去和子女、孙辈生活在一起。可是,即使这些原住民拆迁后真如愿搬去与子孙同住,他们和晚辈之间会有多少交流?当地的老人希望家庭重聚,但并没有解决交流的问题,我们应该想个方法让老中青三代都玩起来。最后学生建议在铁轨上造个都市农庄,把年轻人吸引回来,让小朋友也能在田间从祖辈那里学习如何区分五谷,进而交流传承农耕文化。我鼓励学生以此来做小组作业。每个学生感兴趣的点都是不一样的,他们可能分别对社会、经济、环境问题感兴趣,所以我就让他们自己去商量协调。这就是对本科学生,我是怎么引导他们去实现目标,把新的理念融入到实践中的。
关于高年级研究生的基础课,我们最初只有学电子的学生,所以我们必须从最基本的概念开始教。他们交的作业很认真但不擅长这一块,所以我必须得想办法让他们真正感受到学科之间的关系。我用跨学科的理念,去研究、去探索。于是我让三类不同学科的学生混在一起去做一个可持续的小区,允许他们从自身的专业视角去解读项目,提出相关的设计理念,让他们融合在一起。
自省,反思,模仿,经历。习惯了填鸭式的学生,让他们去学习思考,逼着他们去想,完成角色的转化。高年级的学生或具备这种素养的学生,我们希望他们能拥有研讨性的思维,即怎么去想,怎么帮助别人去思考、自省和反思。针对高年级学生,我一般给他们更多的空间去学习,通过课外活动穿插其中来弥补课堂的不足。教育的转型一定是痛苦的。专业之间的联合性,能力体系、素养体系、知识体系等,根据大纲构架,在安排上要注重纵向的连贯性和横向的连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