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林植潘,结构工程师,高级室内建筑师。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民建本科,曾任职于广东省江门市建筑设计院高层研究所(澳门组)从事结构专业工作、北京中华建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陕西分公司总经理、陕西省基泰集团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工程副总,现任北京师徒邦建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董事长、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艺术设计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showBIM工作室责任教授。致力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研究与应用工作。建筑设计作品《蜗牛美食驿站》已申请获得国家外观设计专利。2001年江门市联谊中心(丽宫酒店)项目被广东省建设厅评为省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2015年及2016年连续两年获得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艺术设计系“特殊贡献奖一等奖”;2016年5月荣获西交利物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年度创新提名奖,并被特聘为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培训专家;2016年10月 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
1.概述
综合素质的培养一直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环节,我国的大学生普遍在学术知识及专业技能方面表现出很高的素养,但在同等教育水平的国内外大学生中对比,国外的大学生往往在综合素质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究其原由,恰恰是因为目前我国的教育中仍然将“知识本身”作为教育的核心,教师仅仅对课本上的知识照本宣科,忽略了对学生道德品行、人际交往、管理组织等综合潜能的激发和引导。学生除了面对填鸭式的沉闷课堂只能通过死板的考试分数及考勤记录证明自己的学习成果,其他再无所获。
根据调查报告,2016年高校毕业生有765万人,创历史新高,加上高职院校毕业生,仅这两项新增就业人数达1200多万。对于工作经验几乎为零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企业往往把更多的信任留给名校。那么对于大多数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学生,又该如何在众多名校高材生中脱颖而出呢?
为解决这一棘手问题,我们在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以下简称“耿丹学院”)艺术系环艺专业创立了showBIM工作室。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摸索出了一套独特的“情景教学法”。按照学生未来走向的企业环境格局,严格按照公司运营方式,设置管理组织架构,充分实现学生自治。同时以BIM为技术核心,以利他主义为核心价值观展开教学。责任教授时刻陪伴在学生身边悉心教导,将学生由“要我学”变成“我要学”,由被动学习的客体转变为主动学习的主体。不仅能够教会学生自主学习,而且在与学生一起生活的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做事。
这样的情景模拟教学模式改变了在应试教育环境下不愿意学习的所谓“差学生”。发现他们作为可造之才的长处,因材施教,对其委以重任,加以点拨,启发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的习惯、信心,不断的引导学生去创造、创新,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2.教学模式创新
showBIM工作室现已发展至110人。共四个年级学生(大一至大四),由大三同学执政,大四原有领导班子进入理事会,参与工作室的重大事项决策,继续辅助大三领导班子进行工作室管理工作。毕业后所有学生进入showBIM学术协会,紧密围绕showBIM,继续关注、分享showBIM平台。
其主要教管方式如下:
2.1以“利他主义思想”为核心价值观
工作室以“利他主义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观,倡导人性化的教管手段,让学生正确的认识到人性的本质——“趋利避害”,以此培养正确的“利他主义”价值观,要想“利己”先要“利他”,利他即利己。
例如,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搞好团队建设,培养集体荣誉感,提高团队整体水平,从而利用良好的大环境提升自身素养,得以实现利己的目的。
2.2“没有工资的公司”
工作室严格按照公司标准设置理事长、总经理、副总经理、部门主管等职位。下设五大部门:行政部、执行部、企宣部、技术部、人力资源部,各司其职。
同时建立健全的“公司章程制度”进行严格管理。showBIM工作室除了没有工资以外,其他与真实公司几乎一样。
2.3在此过程中让学生实际体验真实公司运营机制,为今后就业进入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工位桌面上摆放物品不得超过7件。
要随时保持办公学习环境的整洁,从细小的生活习惯抓起。培养优秀设计师该有的品位与条理性。
2.4佩戴工牌
在大学的四年,showBIM工作室的同学们有双重身份,一是大学生,二是在职员工。进入工作室就得佩戴工牌,提倡平时也佩戴,增强团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2.5建立师徒制
大三的学长当大一学生的师父,大四的学长当大二学生的师父,传授工具软件的操作及辅导作业。
师徒制的创立,不仅是为showBIM团队培养“教官”,更重要的是让作为师父的大三及大四学生多了一份担当和使命感,在教中学、在教中深化和感悟。
2.6将考试变通成为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
将新的课程以考试的形式传授。考试时长根据课程所需课时而定,可历时一周或十几天,甚至压缩课程时间,使学生能够在短时间内专注高效的学习。考试期间,学生可查阅资料或互相交流学习经验帮助提高,但不得互相拷贝和抄袭。考试后,教师一对一面对学生现场阅卷,根据学生现场汇报和操作进行成绩评定。以此杜绝学生考试作弊。
这种方式打破了先上课后考试的原有教学模式,避免了学生在前期学习中抓不住重点,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弊端。利用考试让学生准确抓住具体问题,再让其通过自己的方式进行解决,不仅调动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还让学生更加明确了学习目标,提高了学习效率。
2.7竞选制度
每年,从大一到大三的领导班子都要竞选,这样能最大限度保证大三执政领导班子的可靠性,也能培养竞争意识。
2.8用“如果……就好了”造句
每月由技术部收集整理大家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造的句子,将有价值的句子收编,成为创意课题作业。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开发创造性的思维。
如:“如果在电梯轿厢内放臭屁时,大家却闻不着就好了。”以此引出“新风有时候需要讲究方向”的思考。
2.9成绩制度:
a) 学生的学期总成绩是每一次作业的成绩、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值。
b) 考勤与学期总成绩挂钩,旷课一次扣5分,迟到一次扣1分,符合规定的请假不扣分,事假扣3分。
c) 比赛获奖、全勤奖或杰出贡献奖等,可在总成绩加分,最高五分。
d) 有些成绩是由技术部主管或经理或师傅给评定的,下放权力,更利提高管理绩效。
e) 成绩表及时在群里公布,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成绩和了解与其他同学的差距。
f) 学期总成绩“贷款制度”
上学期总成绩不及格且不低于55分,可申请向下学期“贷款”,利息为5倍。借1分还5分。
g) 学生需按时上交作业,否则该作业成绩为0分。如有特殊原因不能按时完成作业,需经技术部主管和理事会签字同意后方可缓交。
h) 成绩及时公布。学生如对作业成绩不满意,可以提出申请,重做再提交作业。
此次作业的最终成绩=首次成绩×40%+重做成绩×60%
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培养精益求精的治学态度,引导主动成长意识。
2.10涉猎专业书刊杂志
要求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订阅《建筑学报》《装修设计》等专业报刊,每周大声朗读、精读一篇专业文章并做成PPT,把自己当成作者给同学演讲。在训练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与同学分享专业知识。将好文章变成MP3文件。利用手机随身听。
2.11工地实践教学
根据专业需求,每一名学生都拥有一顶安全帽,定期组织学生深入施工现场,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讲解。
要求学生对施工过程全程记录,将工地发现的问题做详细整理,向现场工人请教,并将发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写成工程记录报告。
此举不仅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是让学生身临其境,通过实践获得知识,更易提高。
2.12实践周外出考察
每年7月,统一组织校外实践周活动,对校外合作企业及项目进行考察、学习。不仅开阔学生专业视野。更加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加强团队凝聚力。
2.13集体活动
每周日15:00至18:30是全体showBIM成员的聚会时间,组织学习交流、做活动、例会,述职等。
2.14成立了showBIM讲堂
我们成立showBIM讲堂,为学生提供更多自我展示平台。由技术部组织,利用课余时间,由不同的同学上台为大家分享不同的专业技能,其内容不仅局限于本专业,如:茶道、红酒文化、咖啡文化、视频制作技巧、PPT制作排版、摄影、演讲的技能技巧等等,所有具备一技之长的同学都有机会得以施展,其他同学也能通过他们的演讲收获到不同的知识。
2.15尖刀连
从大一到大四的同学中挑选专业技能相对突出的同学,组成“尖刀连”,协同教授一起完成项目,集中力量培训。把“尖刀连”培养成大家的榜样,带动其他人学习,进步。这就是我们时常讲到的“先让一部分人富起来”。
2.16showBIM设计大赛
当前建筑设计院缺乏BIM操作手,大学里缺乏掌握丰富专业知识和经验的学生。
让大学生掌握BIM的相关软件操作并非难事,难的是如何让学生将操作与专业技术知识融会贯通,从而得心应手。
为了培养学生的实战综合能力,用实际项目,每学期举办一次“showBIM设计大赛”,把全体成员分成若干个竞标小组,模拟社会行业竞标。让同学们顺藤摸瓜在竞标过程中去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17“showBIM毕业典礼”
每年6月底,由大三学生带领大一大二学生自行策划组织,为大四的学长举办特有的showBIM毕业典礼,庆贺学长顺利毕业走入人生新阶段。
2.18成立北京师徒邦建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
在校内成立北京师徒邦建筑艺术设计有限公司与showBIM工作室紧密结合,相互相承,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
2.教学效果及其影响力
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上,showBIM工作室会采取区别于传统教学模式的方法,例如:面对一款全新的软件,教授或师父不会对软件操作命令进行手把手直接教学,而会利用实际的项目任务书,提出具体要求,并提供软件教学视频,让学生一边设计一边进行软件学习。
同样性质的类似做法还有很多,这样的做法不仅提高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利用具体方法解决具体问题,更是让同学们在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问题后,信心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更加加深了对知识的记忆。这样,不仅降低了教师的工作压力,反而提升了同学们的学习效率。
目前,工作室大一年级至大四年级共计百余学生,每个学生均能主动的进行自我学习,自我提升。高年级的同学经过真实项目的参与和锻炼,均有独立管理组织的能力。
在连续两年举办的showBIM设计大赛中,同学们均能依靠团队的力量,有效组织项目设计任务,完成令人惊喜的作品。
showBIM设计大赛的目的并非一味虚荣的追求荣誉,和第三方的证明。在前期的学生动员工作中也一再强调,不要把大赛当作负担,更不要因为能力不够,对奖项缺乏竞争力就自暴自弃。
设计大赛更多的是为了拉动学习。分组竞标一方面是利用竞争心理刺激学生互相比较,共同进步,另一方面模拟项目组的团队工作模式,锻炼学生的项目统筹和管理能力,在团队协作过程中,互相帮助消除了学习的孤独感和恐惧感。
活动的过程中大赛组委会也会集合各方面的师资力量针对大赛要求的最后的提交成果,统一为同学们安排如:多媒体制作课程、手绘表达课程、建筑基础课程、景观规划、室内装饰及营销策划的相应课程。也会建立学生微信群组,及时与学生沟通,不定期针对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分项上课。让同学们在具体问题中找到解决办法,更利于提高。
showBIM工作室建设近三年来,已成功送出两届优秀毕业生近50人,均凭借良好的专业素养及职业修养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所有毕业生在showBIM工作室毕业前要求掌握完整的项目制作及现场汇报能力。达到毕业即上岗的职业要求。
其中2011级学生贾岛,加入工作室之前由于不爱学习,成绩太差留级到当时的11级,本着工作室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教授找准他的兴趣点,利用真实项目带动学习,对其积极鼓励加以引导,帮助他重新建立起学习的信心,在最终的毕业设计中贾岛出色地完成了他的作品,并被评为系优秀毕业设计。在贾岛的毕业典礼中,他的母亲不远万里特地从新疆赶来,为工作室亲手送上了“因材施教,授业有道”的锦旗和亲笔的感谢信。
以下为贾岛母亲的感谢信节选:
“贾岛从小学一直到中考都是个成绩优异的学生,由于高中沉迷于网络游戏,他开始不管不顾过着有一天混一天的日子。这样的状态一直持续到大二结束,升上大三,学校开始按工作室上课,贾岛作为“差生”被“发配”到了showBIM工作室,在这里,贾岛遇到了他的恩师林植潘教授,于是一切都有了转机,贾岛彻底改变了,他开始有了自信。积极向上,变得爱学习,对人生也有了新的目标,每次电话中,他都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工作室的情况。林老师怎么说的,怎么教育他的,今天又教了他们什么样的技术,他把他完成的作品发给我们看。告诉我们他又学了什么新技能,又解决了什么样的技术难题,我甚至都不敢相信突如其来的改变。我们期盼已久的事变成了现实,迷失的孩子终于找到了归途,作为母亲,我兴奋的心情无以表达,过去的贾岛是每天不上课,什么时候在课堂都找不到他,现在的他常常在地下工作室做设计,加班到深夜,废寝忘食。
今天,我第四次来到了这里,我怀着诚挚的敬意向耿丹学院,向学院领导,向showBIM工作室的林植潘教授以及每一位给予贾岛帮助的老师表达我最真心的感谢,尤其是林植潘教授,用贾岛自己的话说:多亏我留了一级,我才能遇到林植潘老师,他首先教会我做一个堂堂正正有价值的人,做一个靠谱的人。浪子回头金不换,贾岛在工作室设计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还在第一届showBIM设计比赛中获得了奖项,毕业设计还被推选为“优秀作品”,作为贾岛的母亲,我为我的孩子感到无比的骄傲自豪。我感激的心情无以言表,毕竟有什么能比看到自己的孩子的成长更幸福更欣慰的呢?”
这样的教育,帮助像贾岛这样的所谓的“差生”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新的人生目标,就此改变了他的未来。
目前showBIM工作室已由学生参与完成了“khavarani艺术馆”、“蜗牛美食驿站”、“产品工作室改造”等多项技术含量较高的设计项目,部分项目已在校内实地落成。艺术装置“超极生产线UltralimitProduction Line”得到艺术各界广泛认可。
其创新的教学模式代表耿丹学院参加2016西交利物浦全国教学创新大赛并获得年度创新提名奖。我们还组建了showBIM创业团队参加2016北京地区高校大学生优秀团队评选并获得佳绩。更是在2016年10月 被中国民办教育协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授予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实训基地建设奖。
3.结语
showBIM工作室现已逐渐成为耿丹学院艺术系的先进力量,大力地推动了艺术系各工作室的建设发展,也为耿丹学院的教学树立了榜样,掀起了一股新的学习风潮。
目前“教而不育”的模式仍普遍存在于中国教育界,如何解决现有的“只教书、不育人”的“不育之症”,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发现其兴趣点,启发学生建立自信心,引导学生真正地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情景教学法的应用,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进入工作状态,建立良好的自信心及角色所承担的使命感,激发学生内在的潜能。
而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更不仅仅局限于单一的专业学科,结合社会岗位的设置,其可广泛运用到各个专业的教学中,如:工程管理、营销策划等。利用沙盘推演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团队工作意识,正确理解团队中各岗位的明确职责,建立符合自身情况的兴趣点,从而进行有目的的专项学习。
从理论到实践,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国高等教育革命性的一种创新,将会成为影响耿丹学院乃至整个教育界教学模式变革的一大步。耿丹学院showBIM工作室的情景模拟教学法,让学生充分激发自己的潜能,发挥自身价值,培养其综合素质。经过四年的学习,成长为具备优秀专业素质和职业素养的社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