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跨学科学习?
2.跨学科问题的例子
3.主办方如何筛选问题?
4.跨学科学习项目流程及重要时间节点
5.我对某一类话题感兴趣,但不知如何提具体问题?
6.头脑风暴活动做什么?
6.1.头脑风暴活动没找到组员怎么办?
7.什么是方案竞拍?
7.1.没进入前10名怎么办?
8.什么是开题报告?
9.如何进行成果评估?
10.趣味快问快答
我要学编程 C语音 、C++、JAVA、Pascal
寒暑假社会实践
如何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
如何选择实习工作
跨学科学习是辅修双学位吗
在哪里学习
学费是多少
我能从这个活动中有所提升吗?个人能力方面
参加surf
暑假社会实践
研究导向型学习能量
跨学界思维在实践中能带给我什么
如何跨学科学习多种课程
跨专业学期时间是否太紧凑
怎么实践呢
现在还能报名吗?
什么时候可以提交修正的问题?
专题指导有一位城市规划的老师来分享,可是我的问题和建筑无关
Q
A
同学


ILEADs
小助手
Q1: 什么是跨学科学习?
A1: 跨学科学习是从现实生活出发,发现、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些问题太宽泛、太复杂,靠单门学科或专业不足以解决,因此整合多门学科见解、构建更全面的认识。
Q2: 举个跨学科问题的栗子呗?
A2: 如“9·11事件”引发的犯罪问题是个跨学科问题,它既关乎经济问题,又涉及种族问题,也是文化问题等。
Q3: 如何筛选我们的问题?
A3:你的跨学科学习问题需历经三重考验。
ü 一重(11月20日-12月1日)主办方将淘汰无关跨学科学习的问题。
ü 二重(12月18日-2018年1月5日)导师团将淘汰知识型问题、没有基于现实生活、不涉及跨学科并无法通过研究获得解决方案的问题。
因此,12月4日-17日问题修正阶段,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修正自己的研究课题。
1. 你提的需要是个问题(若只写“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短语将被淘汰,因为词组≠问题);
2. 需要是现实生活中真实的社会问题(若写“什么因素影响供求关系”将被淘汰,因为答案请见经济学课本);
3. 它需要是个研究型问题(problem)而非question(简单粗暴辨析problem与question的方式是——你的问题是否有准确答案?有标准答案的属于question,而problem对应的多为开放性解决方案)
4. 这个问题要有研究的可行性,能够通过学生研究提出解决方案。(比如以下问题我们认为是无法通过大家的研究得出解决方案的,“如何解决中国的房价问题”、“如何炒股”、“世界上有没有外国人”,如果你真的有能力研究···那么···请带上我···hhhhhh)
ü 三重(2018年2月26日-3月18日)方案竞拍后,只有10个问题(10个专题小组)留下获得ILEAD支持。
Q4:跨学科学习项目流程及重要时间节点是?


[2017年11月1日] 宣讲会
[2017年12月3日/5日] 专题指导——导师分享“如何设立研究话题?”
[2017年12月4日-17日] 修正问题,学生提交最终问题
[2017年12月18日-2018年1月5日] 问题筛选
[2018年1月12日] 18:30 头脑风暴
寒假期间撰写开题报告
[2018年2月10日-2月25日] 上传开题报告
[2018年2月26日-3月18日] 方案竞拍
[2018年3月19日-4月1日] 师生配对
[2018年4月2日-8月26日] 文献检索-问题分析-共识创建-反思(学生需以小组形式描述团队的跨学科学习过程)
2018年5月13日前递交描述小组如何进行文献检索;
2018年6月24日前递交描述小组如何分析问题和评估见解;
2018年8月12日前递交描述小组如何识别矛盾、创建共识和构建新认知;
2018年8月26日前递交最终完整的跨学科学习报告与海报
[2018年8月27日-9月4日] 成果评估
[2018年9月19日] 交流颁奖(导师为优秀学生颁发推荐信)
Q5:我对某一类话题感兴趣,但不知如何提具体问题?
比如,我对人工智能(AI)相关话题感兴趣。
A5:首先你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方向,已经成功迈出了第一步。其次,你需要搜集资料对这方面有初步认识进而问自己——我希望从哪个角度进行探索,比如,你对AI为人们日常生活带来的变化感兴趣,尤其是如何改善人际交流方式,也许你可以问“AI如何帮助人类翻译?”
Q6:头脑风暴活动做什么?
A6:[2018年1月12日] 18:20-19:40
·介绍跨学科学习项目及头脑风暴活动流程
·小组内学生(研究方向相近)互相交流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导师分享“如何撰写开题报告?”,介绍基础的跨学科研究方法与技巧
·小组内学生讨论并确认研究话题
·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研究话题以寻找组员
·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开始撰写开题报告
Q6.1:头脑风暴活动没找到组员怎么办?
A6.1:每组需有3-7名成员,头脑风暴有两次寻找组员的机会。第一次破冰环节,你将与和自己类似的话题在同一组进行内部交流,寻找合作契机;第二次互动环节,未完成组队的同学向全体同学“推销”自己的研究课题,吸引其他组同学加入你。
Q7:什么是方案竞拍?
A7: 3月4日-11日,全校学生线上投票,统计得出前15个最受欢迎的跨学科问题(我们不拒绝拉票,让更多的学生了解你的学习项目是一件好事,但主办方将利用技术手段防止恶意刷票);3月12日-18日,导师团队针对前15个问题进行线上投票,甄选出10个最有价值的跨学科问题并获得资金支持(3000元/队)与导师指导。
Q7.1 没进入方案竞拍的前10名怎么办?
A7.1: 第一届跨界学神仅为进入前10名的方案提供ILEAD资金与导师支持;未进入前10名的方案,学生可以自行开展研究(要不试试申请寒暑假社会实践的支持?)。望大家谅解!期待第二届跨界学神看到你的光芒!
Q8:什么是开题报告?
A8: 开题报告涵盖以下内容——探索的问题、问题产生的背景、探索目标、运用跨学科研究的理由、探索步骤及方法、时间、预期成果、可能的挑战和推荐的导师。同时,导师将在头脑风暴活动中指导开题报告的基本书写方法。
Q9:如何进行成果评估?
A9: 导师团将从跨学科学习过程、项目带来的社会价值和学生受益三个方面对每个项目进行打分。
Q10 & A10: 我们在咨询群中收集到以下问题,此处进行趣味快问快答
我要学编程 C语音 、C++、JAVA、Pascal——好的呀,你开心就好···
· 寒暑假社会实践——so what should I say?
如何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12月6日14:
30 FB151, ILEAD学生团队组织了一场学生顾问沙龙应该能给你点儿启发···
· 如何选择实习工作——要不帮你把话筒转给就业指导部门的老师?
· 项目的内容是什么——私人订制
· 跨学科学习是辅修双学位吗——不是哟~咱学校目前无法修双学位···
· 在哪里学习——地球上,随时随地···
· 学费是多少——好几个0加一起····
·我能从这个活动中有所提升吗?个人能力方面——必须可以提升,尤其是批判性思维能力
· 参加surf——什么?再说一遍?
· 跨学界思维在实践中能带给我什么——带给你光明与希望···
· 如何跨学科学习多种课程——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方法论,可以尝试通过跨界学神慢慢接触不同学科,构建自己的习得技巧···
· 跨专业学期时间是否太紧凑——调整后近乎给了一年的时间
· 怎么实践呢?——动手动脑
· 现在还能报名吗?——错过2017年11月18日的报名截止日期就要等将近一年后的第二届跨界学神咯···
· 什么时候可以提交修正的问题?——12月4日将为通过第一轮筛选的同学开放修正问题的通道,12月18日上午9:00关闭,邮件已发出,详情请查看邮件~
· 专题指导有一位城市规划的老师来分享,可是我的问题和建筑无关——专题指导的主题是“如何合理地提出一个研究问题?”,这个主题是无学科界限的,加之我们是跨学科学习项目,不建议一开始就把自己定格于某个大类。引用一位大神在交流群中发表的感悟“当我用心去感受建筑的时候,我能感受到建筑的声音,艺术价值。也能探索到其中的数学,物理奥妙。也能感受到其中的历史,人文气息。而建筑的构造也是和经济金融息息相关的。世间万物,相互呼应,交汇。”

关于“跨学科学习项目”你还有神马疑问?
欢迎进入“【咨询交流】跨学科学习”微信群进行提问(添加CDC小助手微信,拉你进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