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至15日,第四届研究导向型教学集中研修在西交利物浦大学(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ILEAD)顺利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15个学校的51名任课教师来到西浦参加研修。
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专业的老师们,有教龄不足一年的讲师,有20多年教龄的资深教授,他们有着一样的教学热情,都想在互联网时代让更多的学生学会学习,在大学期间有更多的收获。
认真的老师最美
本次研修前有第三届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班的结业嘉年华,2017年来西浦参加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的五位优秀的教师,分享他们在自己岗位上的教学创新实践与探索。
霍斌(左上)、吕太峰(右上)、郭瑞昕(左下)、樊百玉(中)、曹殿波(右下)
五位教师的分享,有教学创新成果及历程的展示,有教学改革后反馈没效果的尝试。参与研修的老师们听了后深有感触,纷纷讲述自己所在大学的教学现状,尝试教学改革中遇到的困难、挑战及成果。
研修伊始,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张晓军博士引导参与老师们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提出教学问题和教改目标,带着问题参与本次研究导向型教学研修。
西浦领导与教育前沿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晓军博士从教学的理念、目标、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环境等多个维度分享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内涵与价值。西浦英语系系主任阮周琳教授从专业建设和课程管理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展开研究导向型教学及其应用价值,分享了研究导向型教学的目标管理与质量保障体系。
张晓军院长(左)、阮周琳教授(右)
参与研修的老师们对研究导向型教学充满了兴趣,与张院长探讨了一系列的问题,诸如什么是研究导向型教学,体制内高校如何开展研究导向型教学?教师如何平衡搞科研,评职称和教学改革?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各方面支持是怎样的?西浦的学分是怎么制定的?
提问与互动
西浦三位资深的教师分别从数学系,城市规划系,工业设计系的课程角度呈现如何展开“以学生为中心”研究导向型教学的,与参与老师们探讨了研究导向型教学在大班基础课教学中的实践,小班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过程,并进行了研究导向型课程设计的工作坊。
昊博士(左)、陈冰副教授(中)、罗承浤副教授(右)
参与老师们不时拿起手机拍照记录,几位老师称西浦的老师化课堂教学腐朽于神奇;课程设计中改革有创新性,更有普适性,有些改革在自己的课堂上可以应用起来。
拍照记录的老师们
在课程设计的工作坊中,邀请相同学科的老师们通过游戏、互动、小组合作、讲演等方式探索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参与老师表示在讨论与设计的过程中,对“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设计有了全新的认识和理解。
课程设计工作坊现场
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现状是什么?影响学生采用研究导向型学习的因素有哪些?低头族学生怎么才能对学习充满热情?西浦毕业的学生项目事务官郭佳及两名西浦学生代表从学生的视角分享,解答了现场老师们的提问,引发了参与老师对所在地区学生学习现状及毕业后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
郭佳(左)、张晓晗(中)、孙宇浩(右)
最后,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以西浦为案例探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模式的实践,并与参与的老师探讨如何通过研究导向型教学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批判性思维和学会学习等能力。
西浦执行校长 席酉民教授
第四届研究导向型教学集中研修结束了,对“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方式的研讨还在继续进行着,从线下转上了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