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介绍
一、项目背景
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已成为国家战略。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加快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2019年10月,教育部发布《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培养和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作为关键点,重视提升教育效果为目的创新教学方法,要求把教学改革成果落实到课程建设上。
当前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空间巨大。尽管大多数大学教师本身拥有博士学位,但在教学方面几乎没有接受过系统的训练和指导,缺乏关于教学理念和创新教学方法等各方面的训练,提升高校教师的基础教学水平迫在眉睫。同时,在人工智能和互联网等技术的持续冲击下,大学教育教学面临着根本转型,教师的教学也需要创新和改革,因此,引导和支持教师的教学创新也是当前的迫切任务。
高校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责任巨大。要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建设一支高素质创新型的教师队伍,高校需要为教师发展提供系统的支持和成长方案。然而,当前高校对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才刚刚开始,尚不具备系统支持教师全员发展的能力。近年来各高校相继成立教师发展中心,为学校支持教师教学发展提供了阵地。
二、 项目目标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以提升新时代教师教学能力为使命,设计推出高校任课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整体解决方案,通过和各高校教师发展中心合作,为高校系统提升本校教师的全员教学能力并引领教学创新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本方案的目标有:
1. 学校层面
- 提升合作高校全员教师的整体教学水平;
- 提升合作高校支持教师开展教学创新建设金课的能力;
2. 教师层面
- 提升合作高校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成为终生学习者;
- 提升合作高校教师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 提升合作高校教师实施创新理念的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 方案声誉
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ILEAD)是国内领先的高校教育从业者学习支持机构。截至日前,超过700家国内高校超过9000名管理者、任课教师和教学支持人员参加了ILEAD举办的培训项目和教学活动,很多学校和老师因为参与前沿院的培训改变了教育教学实践。
ILEAD可为不同类型的高校提供个性化的教师和管理者成长支持方案。服务过的高校包括西安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985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上海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211高校,以及山西师范大学、济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扬州大学、延安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曲靖师范学院、温州大学、嘉兴学院、聊城大学、南京晓庄学院、青岛大学、浙江外国语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青岛大学、滨州医学院等地方院校和师范院校,和西安欧亚学院、北京工业大学耿丹学院、河南师范大学新联学院、青岛理工大学琴岛学院,青岛黄海学院等民办院校。
西交利物浦大学(以下简称“西浦”)作为中外合作办学的领先机构,近年来在如何整合东西方教育资源和智慧应对大学教育挑战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以学生为中心” 的育人理念、教学模式、与行政支撑体系的实践经验。基于自身的教学专长,围绕如何进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主题,为合作高校教师成长提供线上课程、集中研修和行动学习三阶段系统的学习与支持。
四、 阶段化、系统的教师全员成长方案
要系统提升全员的教学能力,高校需要秉持理念转变与实践操作相结合,自主学习与外部支持相结合的原则。西浦ILEAD基于这一原则设计了三阶段的全员学习方案。
这一方案致力于提高教师四个方面的能力。一是提升教师的教学改革创新能力,影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和创新人才的培养。二是提升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能力,使教师成为自主的终生学习者,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实践。三是提高教师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能力,在课程设计中增加研究性、创新性和学生学习投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四是提升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让新时代的理念在教学的教学和课堂中真正落地扎根,开花结果。
表一 西浦ILEAD三阶段学习与支持体系
第一阶段: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课程
第一阶段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线上课程是全覆盖的教师培训课程,以提升教师教学创新能力为目标,以教师教学反思为核心,以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基本理念为设计基础,以线上平台为手段支持学习和教学,为所有教师提供便捷的线上课程,帮助合作高校满足全员教师的学习需求。合作高校可以通过教师在线上课程的表现情况,选拔对教育教学有热情和对教学改革有激情的教师参与线下集中研修,成为“种子老师”。
总学习时长为30小时,以教师自身的教学活动为研究对象,以视频学习,自主学习和课堂实践为主要学习方式。帮助教师形成围绕学生画像,课程学习目标,学习流程和考核评估的自我反思框架,基于反思改进教学实践,最后通过评估改进教学实践,提高教师教学的自我反思能力,达到提高教学能力和提升教学水平的目的,从而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教育要求。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线上课程大纲,如下所示:
图一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课程结构图
本课程共分为四个学习阶段(如图二所示)
图二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课程学习流程
模块一:开启反思旅程:教师自我反思的框架
主题一: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主题二:你的课程的学习目标恰当吗?
主题三:你的课程的学习流程能有效支撑学习目标吗?
主题四:你的课程的学业考核与反馈对准学习目标了吗?
模块二: 识别关键教学问题,形成教学创新计划
模块三:评估创新效果,让教学创新循序渐进
时间安排:
本课程以一个学期为学习时间,2020-2021学年上学期,2020年9月7日至2020年12月27日,学习总时长为30小时。
课程主题 |
时间 |
视频学习 |
自主学习 |
主题1:你了解你的学生吗? |
2020年9月7日-13日 |
30分钟 |
120分钟 |
主题2:你的课程的学习目标恰当吗? |
2020年9月14日-20日 |
30分钟 |
120分钟 |
主题3:你的课程的学习流程能有效支撑学习目标吗? |
2020年9月21日-27日 |
30分钟 |
120分钟 |
主题4:你的课程的学业考核与反馈对准学习目标了吗? |
2020年9月28日-10月11日 (含国庆法定假期) |
30分钟 |
120分钟 |
主题5:如何根据关键教学问题形成教学改进计划? |
2020年10月12日-25日 |
30分钟 |
120分钟 |
主题6:如何通过评估创新效果,让教学创新循序渐进? |
2020年10月26日-12月27日 (含15小时课堂实践) |
30分钟 |
120分钟 |
课程考核:
本课程需要完成并提交六份作业,第1-4份作业各15分,第5-6份作业各20分,总分100分, 60分及格。每完成一个主题的作业,将会以同伴互评的形式对每份作业进行评分,具体评分准则见课程网页。
序号 |
主题作业 |
评分标准 |
得分 |
1 |
针对当前所授课程的学情调查提案 |
满分15分 |
|
2 |
深度审视现在的教学设计中的目标拟定 |
满分15分 |
|
3 |
评估正在教授课程的学习流程的合理性 |
满分15分 |
|
4 |
依照自身正在开展的课程,完成《设计测评前的思考练习》 |
满分15分 |
|
5 |
针对正在教授的一门课,提交一份以一学期为时间轴的教学创新计划表 |
满分20分 |
|
6 |
评估自己正在开展的教学创新实践 |
满分20分 |
|
总分 |
|
课程证书:
证书 |
作业 |
分数 |
授予西交利物浦大学领导与教育前沿院副会士ILEAD Associate Fellow |
按时完成六份作业,且完成六次同伴互评 |
60分及以上 |
颁发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提升课程参与证书 |
按时完成部分作业及同伴互评 |
20-59分 |
无 |
未提交作业或分数未满20分 |
0-19分 |
第二阶段: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理念与实践课程
根据教师在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线上课程的表现情况,合作高校选拔对教育教学有热情和对教学改革有激情的教师参与线下集中研修,成为在高校实施课程改革的火种,也是组建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的骨干力量。在集中研修阶段,这批种子老师将会对西浦探索形成的课内课外融合的人才培养的理念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和探讨,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型教学课程设计的思路与流程以及如何设计考核与评估,根据社会对学生知识、能力、素养的需求,梳理与其匹配的课程模块并制定相应学习目标,深入理解研究导向型教学理念,提高研究导向型教学设计能力。
研修前会通过线上问卷,收集教师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理解、对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理解、对目前教育教学现状的理解,个人层面所面临的困难、个人技能的困惑与挑战、以及组织层面需要提供哪些支持与帮助从而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到具体实践的转化。整合收集到的信息,制定并最终确定线下集中研修方案和日程安排。
这个阶段整合了西交利物浦大学及英国利物浦大学的优质资源和教学专长,通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采用启发式讲座、专题研讨、混合式工作坊、互动交流等以实践为基础的教学方式,一起进行学习探讨,帮助教师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知识传授型教学观念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获得理念和认知的冲击。启发教师如何设计和实施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以及学生工作的定位、目标和工作模式,推动参与院校的教学改革。
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理念与实践课程,以五天研修方案为例,如下所示(研修天数、时间和模块数量,视具体情况而定)。
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理念与实践课程方案
模块设置:
模块一:“以学生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和体系
主题: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与实践
形式:专题讲座、专题研讨
主题:学生学习成长体验分享
形式:专题研讨、互动交流
主题: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
形式:工作坊
模块二:教学领导力
主题:教学领导力工作坊
形式:团队活动、小组讨论、互动交流
模块三:研究导向型教学的课程设计与实施
主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课程设计
形式:迷你小课
主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课程案例分享
形式:案例分享、互动交流
主题:教育科技如何支持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形式:工作坊
主题: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课程设计
形式:工作坊
模块四:研究导向型教学的应用与反思
主题:小组海报展示
形式:工作坊
第三阶段: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行动课程
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行动课程是教师完成教学创新能力提升线上课程和线下研究导向型教学创新理念与实践课程之后,把课程改革真实落实到课堂上的阶段。此阶段通过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反思三个环节对教师进行课程改革支持。通过线上/线下分享和经验交流机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切实帮助合作高校教师巩固学习成果,促进行为转变,帮助合作高校提升教师课程实施能力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